師資介紹

國際講師介紹
日本JaNP+高久陽介 現年34歲的高久陽介自20084月便開始擔任日本JaNP+(日本感染者聯盟,一個全由愛滋感染者所組成與負責,致力於愛滋宣導及權益爭取的組織 http://www.janpplus.jp )的工作人員,透過舉辦各種不同的活動或是聚會,聯絡感染者間的感情,也會藉由不同社會事件的發生,發表完全屬於感染者的聲明。

27歲感染愛滋之後,高久陽介經過2年的自我調適與認同,便以愛滋感染者的身分公開現身,以自己積極、健康的形象,透過各種不同的方式來做教育宣導的工作,日前更大方接受中日新聞以及NHK的專訪,在媒體上公開現身,用自己的經驗與故事,來幫助更多的人。


菲律賓Laurindo Garcia Laurindo Garcia,現年40歲,是一位來自菲律賓的愛滋與人權工作者, 本身也是一位公開的愛滋感染者,並在許多不同的媒體與管道,以自己的精力與才能,用不同的方式現身以及教育大眾;在2011年於釜山,Laurindo受邀在第10屆亞太國際愛滋大會的開幕式上,以一位亞裔的愛滋感染男同性戀者身分,公開談論亞太地區在過去20年間對愛滋所做的努力,並因此受邀在20127月於美國華盛頓所舉行之第19屆國際愛滋大會閉幕式中,為社群發聲。

Laurindo也在去年成立一個名為 B-Change 的非營利組織,旨在促進以科學以及科技的方式,來凝聚推動社會改變的力量。

國內講師介紹
李原地醫師 
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研究所博士,現任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感染科病房主任與愛滋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系專任助理教授,12年的實務、教學與研究經驗,專長為感染症、微生物學、愛滋病及院內感染。是中部地區帕斯堤相當信任與喜愛的醫師,曾獲露德協會調查推薦為愛滋友善醫師。 


楊蓓老師 
實踐大學社會工作系 社會工作系副教授。研究專長以團體工作、團體動力、家族治療、生命敘事、禪修與心理健康。著作:勇氣與自由;親密、孤獨與自由;自在溝通。

本屆精采課程
【專題一】穿越歧視的高牆 主講: 菲律賓Laurindo Garcia
【專題二】我的帕斯堤願景 主講:日本JaNP+高久陽介
【專題三】面對中年危機 主講:台中中山醫學大學 感染科醫師 李原地醫師
【專題四】找到幸福的自己 主講:實踐大學社會工作系 社會工作系副教授楊蓓老師
【頒獎】快樂生命獎


歷屆國外講師帶來的新觀點
2005
英國-Simon Collins
瞭解自己的治療情況,是提昇生活品質與掌控生命的開始。

Simon原本不具有科學背景,在10多年前確知自己感染後,因著興趣全心投入研究愛滋病治療的資訊,積極參與各類愛滋醫療工作坊以及相關課程培訓,讓自己成為一個寫報告供愛滋醫療人員與感染者學習的教育家。在他參與倡導愛滋權益的10年歷程發現,醫療照顧資源十分有限,醫生們都很忙,工作量十分沈重,感染者的需求無法從醫療人員得到滿足。全心投入愛滋教育工作的他,運用同儕支持、不斷自我鑽研的過程,撰寫出「合併療法」、「換藥」、「副作用」、「愛滋與懷孕」等手冊,並已被譯成20多種語言發行(露德協會已取得中文翻譯版權且出版,其中「愛滋與懷孕」尚未中譯)
Simon帶給台灣帕斯堤們一個新觀念,感染者應多方瞭解愛滋資訊,因為有狀況的人、以及需要被治療的人是我們自己!我們需要得到最好的治療,與增進生活品質的各種資訊。能夠瞭解愈多正確的知識時,不但生命產生力量感,自我觀感也會跟著積極起來,同時醫療人員亦會改變對我們的說話方式。
2005
美國-Lee Jewell
從自己開始。從過去的悲情中選擇迎向陽光。

Lee在得知感染後,接受愛滋教育機構的訓練,成為愛滋防治的教育員。每星期到各個學校教導師生們瞭解愛滋,回答各式各樣的問題,這些歷程改變了週遭朋友對待他感染愛滋的觀感。後來他發現,由感染者主動告知社會大眾,是去除愛滋汙名化的有效策略,於是製作了「停止愛滋,由我開始」的宣導廣告於各大媒體播放,目的在改變大眾對於愛滋病的刻板印象。
Lee以感染者主動向他人揭露身份的行動策略,教育社會大眾安全性行為的重要性。即使已經感染的朋友,都已身體力行「不戴套不做愛」的行動,社會大眾更需一起養成安全性行為的習慣。然而,要主動揭露感染身份,在台灣談何容易,Lee的倡導就是從自己開始。從過去的悲情中選擇迎向陽光,從孤立的生活中,選擇站在人群裡,並且影響週遭親友們對待愛滋的看法。
2007
英國-Fergus  Cairns
存活最大的意義,是來自於「愛與工作」。

Gus現職諮商輔導與心理治療師,也在英國愛滋聯盟擔任理事,並長期為Positive Nation雜誌進行撰稿。
Gus以自己的愛滋旅程進行專題分享,他提到自己存活最大的意義,來自於「愛與工作」,早期感染並沒有治療藥物,但是他深刻的體會到看重自己、為自己增權、持續保持運動,繼續持有完成夢想的動力,與醫生建立良好的互動關係、讓自己的生活就如同沒有感染愛滋一樣,均是他長期存活很重要的要素。
2007
加拿大-Patrick Truong
愛滋同儕互助團體,是支持與影響社群成員的重要服務。

Patrick是加拿大亞洲社群愛滋服務中心的支持方案輔導員。介紹愛滋同儕輔導員訓練計劃,分享在加拿大持續發展同儕互助團體的經驗,並且以自身發病後,又再持續投入關懷愛滋社群的實際行動,鼓勵與會者一起看重自己的價值,並時時擴展自己的社交支持網絡。
2009
澳洲-John Daye
千萬不要輕忽自己的力量。

澳洲資深感染者John以「愛滋感染者健康照護管理夥伴關係的重要性」為專題,分享24年感染愛滋之歷程。從建立良好醫病關係、與同志社群聯盟、政府政策倡導、防疫策略到為感染者爭取更完善的用藥權益與社會環境及感染者同儕組織的重要性等,John不斷以精準的建議與格言,提醒著「千萬不要輕忽自己的力量」。
 2009
香港-張錦雄
路是人走出來的。

香港貴賓Ken仔以「路是人走出來的」破題。一個同志兼愛滋感染者的身分,在華人的社會中不斷發聲、倡權、反標籤與反歧視,Ken仔用努力不懈、熱情擁抱社會的精神,感動在場每一位朋友,他讓我們見證一位感染者勇於在愛滋防治上扮演著積極的角色。
2011
中國愛之關懷-托馬斯
服務是一種鍛鍊,讓自己的身心靈可以更有力量,面對一切。

中國愛之關懷是一個以感染者為主體的非政府組織。自2002年成立以來開展對HIV感染者和病人提供治療知識教育,心理諮詢等關懷活動,並且出版衛教品並積極宣傳教育工作,以感染者和病人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向人們展示HIV正向的生命力,使社會大眾對HIV有新的認識,並且減少對愛滋的歧視與偏見,進而控制HIV的蔓延。
托馬斯透過陳述自己生命故事,分享自己如何在服務的過程中同步成長。並且認為個人的生命價值透過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及陪伴而體現,服務是一種鍛鍊,讓自己的身心靈可以更有力量,面對一切。堅定的信仰可以幫助自己在服務的過程中更清楚方向。
2011
英國愛滋工作者-Joel
「自我情緒察覺」是疾病適應與人際因應很重要的關鍵,

Joel從個人兒時的記憶開始帶領,由自我探索的角度喚起成員對「內在小孩」的自我覺察。
在理解個人內在小孩對個人在「溝通」上的影響後,Joel透過團體引導與分組討論,讓成員瞭解情緒的非語言指標和表達方式。
引導成員瞭解「憂鬱」與「情緒」之間的關係,並且帶領成員分辨情緒引發的「事實」與「意見」為何?並且再次透過分組討論,讓成員分享用來克服「負面情緒」的生活方法。
協助回顧與整理,並強調「自我情緒察覺」是疾病適應與人際因應很重要的關鍵,若能有效的進行情緒與壓力管理,透過瞭解壓力來源與自我因應的脈絡,將更有助於情緒的抒發與自我成長。